王莹莹:这些年,我们一路同行

如果文成新闻网是一艘扬帆出航的新闻船,我有幸与之一起航行了六年,并见证了她的一路成长。——题记

时间起算于2005年。那时候的你应该只能算是一艘小舢板,蜗居在文成党校两间简陋的办公室里,几台快淘汰的破电脑,三两只小猫,却在“艄公”王国健的带领下,满怀激情,谋划着文成的新闻事业。那时的我还在大学校园里挥洒着青春,憧憬着即将到来的园丁生涯,甚至还不知道有你。虽然,在你蹒跚起步的日子里,我并没有在旁见证,但后来听着前辈们的描述,那些场景也似乎历历在目了。

交集开始于2008年。那年夏天,我第一次认识你。那时候已经是租来的民房,也有了老中青三代十来个人,并且人手一台运行还算正常的电脑。虽然还是紧巴巴的办公间,连间会议室都没有,但你却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最年长的郑老是个多才多艺的“老顽童”,主任和副主任都是文成地界上有名的才子,一群那时还年轻的80后没日没夜地跑新闻。虽然都是半路出家的新闻人,但个个摩拳擦掌,试着让你这艘小帆船扬帆出海,一路前行。那时候,我们以为,没日没夜的加班已经是极致,殊不知,更大的浪头已经近在眼前。

最难熬的是2009年。那年元旦刚过,你的导读版《今日文成》就不得不经历了停刊的煎熬。在传阅2008年12月31日的那期样刊时,单位里很多女同志哭了,因为那上面有一篇文章写着我们的努力与坚持,也写着停刊的无奈与辛酸。虽然副主任旺哥以他一贯的诙谐幽默说,我们这么累,难得有机会可以稍微放松,大家应该好好计划一下。但事实上,你这艘小船被一个个浪头打得失去了方向,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前路在何方。所幸,煎熬的日子终究会过去,在阳光明媚的二月,《今日文成》复刊了;在热情如火的七月,单位的人员编制与经费等也都尘埃落定。阴霾过去了,一群人继续磨刀霍霍干革命。

时间滑到了2013年。与你在一起的几年似乎过得特别快,唱唱“四季歌”,忙忙“两会”,一年年地就这么过去了。几年中,你从逼仄的租用民房换到了美景收眼底的大楼顶层,虽然偶有“寄居”的感慨,但硬件设备总是越来越好了;几年中,你的掌舵人从国健老师换成了旺哥,单位的团结奋斗劲头没改,在宣传部里却多了个“靠山”;几年中,有些人从同事变成了同行,但我们没有同行相忌,反而是互通有无,彼此多了助力;几年中,也有不少“小鲜肉”加入你的队伍,“富二代”、“白富美”同样冲在一线跑新闻,而我,也从媒体新鲜人成了“姐”字辈人物,听着90后的他们一口一个姐,我非常坚定地认为,他们叫的是我的资历,而不是我已然而立的年纪。几年时间,也让你成了一艘能够乘风破浪的快艇,抢新闻,做报道,也许你的吨位还不够庞大,却自有其优势,成为文成乃至温州这片水域上不容忽视的一条航船。

转折发生在2014年。我以为我会伴着你一路远航,但生活总是充满了改变,我没能过上属于我的第七个记者节。同行六年,也许我只是你上上下下的船员之一,但这些年的航程却是我生命中不会忘记的一部分;同行六年,你依然朝着既定的航程前行,我却中途改变了方向,很遗憾没能一直并肩作战;同行六年,虽然我从主人家变成了看客,但我会一直注视你的航向,期待你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