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文化节开幕式
刘基文化节系列活动
新闻报道
图片花絮
活动视频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新闻报道

《温州晚报》:纪念刘基诞辰700周年特刊
2011/7/14 19:48:00    浏览次数:37454

 

为期3天的纪念刘基诞辰700周年活动上午正式拉开帷幕

  本报推出纪念特刊

  ■独家专访《百家讲坛》主讲人毛佩琦:

  当代温州人不安于现状,与刘伯温一脉相承

  ■刘伯温的后人如今在哪里?

  刘基后人足迹遍欧美,不乏名人

本报独家专访《百家讲坛》主讲人毛佩琦
刘伯温集计谋兵法学识之大成当代温州人不安于现状与其一脉相承
2011-07-14
  文成山清水秀,刘基降生于斯是刘基之幸亦是山水之幸。
  ■人物名片 毛佩琦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主讲的《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在央视《百家讲坛》播出后,在学术界和民间均引起广泛的反响。此次温州隆重纪念刘基诞辰700周年,毛佩琦教授风尘仆仆自北京而来。昨晚刚到温州,就抽暇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毛教授用史家的严谨,向记者讲述了刘基传奇的一生,并细陈了《刘伯温㼯TD>

  前言

  〈〈〈〈〈〈〈

  刘基,字伯温(1311-1375年),文成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谋略家,“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与汉代张良、三国时期诸葛亮并称中国史上“三大名相”。为纪念其超凡绝伦的文才武略,从今天起,为期三天的温州市纪念刘基诞辰70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报特此策划推出了《刘基诞辰700周年特刊》——

  □本报记者 徐贤林/文 魏一晓/摄

  “我讲刘伯温准备了数十年”

  记者:毛教授好!欢迎在刘伯温诞辰700周年做客温州!想必这不是第一次来温吧?

  毛佩琦:谢谢!这已经是第四次了。2008年制作《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时曾拜访过刘伯温故乡,之后也来温州讲过课。

  记者:我一连看了两遍您的《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被精彩讲述迷住了。说来很惭愧,我这位刘伯温的小老乡此前对其了解少得可怜,大多数信息从民间传说中获取。您的《刘伯温》证据翔实,材料庞繁,想必前期工作投入非常大的精力。能谈谈这个问题吗?

  毛佩琦:好的。《刘伯温》虽然只有短短七讲,但要在这七讲里还原一个异常丰富的刘伯温,确非易事。

  我搜集了有关刘伯温的所有著作和专著史料,这种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些麻烦。刘伯温涉及的人与事太过庞杂,单就他在元朝为官“四起四落”及有关台州盐枭方国桢的材料就令人头痛。但是,要概括刘伯温前半生的经历,方国桢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方势力极大,对元廷明里拥护,私下反抗,刘伯温坚持剿灭反复无常的方国桢的态度令其遭免职软禁。在软禁期间,刘伯温对元廷失望差点自杀。在方国桢事件中,刘伯温显示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风骨。

  要讲好《刘伯温》,势必要浏览、梳理其著作。另外,查阅朱元璋语录也少不了。从广义上来说,准备讲《刘伯温》我已经做了数十年(笑),因为我是研究明史的,明史能绕得过这位被民间誉为“神人”的刘基吗?肯定不行。不过,讲《刘伯温》时,为谨慎起见,我还是再次“温习”了史料,同时也融进《大明英烈传》等书籍的说法。《百家讲坛》的宗旨是弘扬传统文化,可视性和知识性相结合,我在组织《刘伯温》文稿时,尽量做到雅俗共赏,适合各阶层观众的口味。

  诸葛亮“幸会”罗贯中,张子房惜无传世书,唯刘伯温集大成

  记者:许多人都喜欢将刘基与张良、诸葛亮相比较,但是怎么也无法比出一个高低来。对此您有何见解?您心中的刘基是怎样的?

  毛佩琦:确实没可比性。诸葛亮和同时代的郭嘉尚无法分出高下,更何况不同时代的人。

  不过,在史学界,一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由此可见,刘伯温比诸葛亮高明。由于诸葛亮遇上大才子罗贯中,一部《三国演义》使诸葛孔明名声远扬。加上刘基几乎不是善终的,朱元璋的排斥态度令其晚年黯然失色,而孔明则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下美名。与张良相比,我们则可以量化考虑,刘基著述甚丰,而张良无作品传世。刘基在大明建国之初,为稳固新生的帝国,他修了《大明律》,恢复科举,在定都问题上力挽狂澜,可见,刘基有治国经世之才,而张良在大汉建立后便“辟谷”隐居,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当然,作这样的比较是很无聊的。我对刘基的认识是,刘基汲取先贤的经验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他是一个计谋兵法学识的集大成者,仅此而已。

  刘基后人耕读传统几乎可追溯到他那个年代

  记者:刘基的故乡——文成县南田镇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

  毛佩琦:第一次到南田是数年前了,但至今仍记忆犹新。那里的山水真的好美啊,青山绿水,没有受到现代工业的污染。刘基降生这里是刘基之幸亦是这里的山水之幸。刘基之父梦见五羊从天而降,认为是吉祥之兆,便在这里起屋定居,刘基就在这里降生。传说非常之优美。

  我瞻仰了刘基遗迹,专门到刘基读过书的石门洞去感受那里的“气场”,我希望在那条小溪边听到令少年刘基幡然省悟发愤读书的浣纱女的俚语小调……南田周边的山水因刘基而显得有灵性起来。

  刘基家乡给我感受最深的还是这里的人。在南田,我发现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可见刘基后人对教育的重视。我听到一个故事,一老刘家生二子,大儿子在外经商,日进斗金,村里人不以为稀奇;小儿子于当年考上浙江大学,整座古村落都轰动了。刘基后人是有追求的,这里的耕读传统几乎可以追溯到他那个年代。

  温州人重视研究刘伯温是好事

  记者:《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播出后,在学术界和民间引起怎样的反响?刘基后人以及温州学界有和您交流探讨吗?

  毛佩琦:总体反应良好,学术界同仁认为我在还原真实的刘基方面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当然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学术界争鸣是很正常的事。温州乃至浙江的反响从收视率也能看出来,我的文成朋友王国侧跟我有过交流,他说他身边许多人都看了《刘伯温》,很有收获。

  不过,民间其实有部分观众不认可真实的刘伯温,认为他们心目中的刘伯温比我的《刘伯温》要有本事得多。这也难怪,因为刘伯温确实很神奇,已成为民间文化的一个符号,民间传说里的刘伯温能掐指会算、能唤风呼雨、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是一个“神人”。他们看了《百家讲坛》突然间发现刘伯温走下神坛食起人间烟火,确实难以一下子接受。一名温州观众在我的博客上留言,说我将刘伯温身上的迷雾悉数拨开,就是一个无趣的刘伯温了。我“笑纳”了。而更多观众来信或在我博客上留言、顶帖,温州在内的刘基民间研究人员还给我寄来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些都令我好生感动。

  记者:在您看来,刘基身上有何神秘之处?近年温州加强了刘基的研究与开发,对此您有何建议?

  毛佩琦:其实,刘伯温身上神秘的东西便是他的象纬之学和术数之学。但发人深省的是,刘基本人却并不提倡这些,他有篇文章《司马季主问卜》,被收入《古文观止》,通篇说的就是反对问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找出来看看。刘基身上一直有道儒之争,但我据此认为,刘基其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儒者。

  近年温州尤其是刘基故乡文成对刘基这位名人的重视有目共睹,有许多人在研究刘基,日前还成立了专门机构,这是好事。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多方位挖掘文化遗存,刘基这位“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人才能更加立体、丰满。

  值得一提的是,温州人眼下名气大,我在北京也接触过一些。温州人永远不安于现状,善于想办法,勇于尝试,这种特质其实和刘伯温一脉相承。我相信温州此次隆重纪念刘基诞辰700周年,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在这位杰出先师身上找到重新出发的动力。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来源:www.66wc.com  
 相关评论: 进入发表评论
· 2011/7/17 4:24:00  游客9150  发表评论 IP:60.180.93.*
据不完全统计,刘基后人现有6万人之多,其中居住在文成县南田镇最多,有22000多人,占全镇七成人之多。如今都散居在南田镇大大小小的31个村落中,分布比较集中的是在七都村、南田村、新南村等地。 七都村应该是九都村,请改正。
[1] 转到